注册  |  登录

首页   /   时政动态   /   领域动态

解读丨以就业优先为导向打好稳中小微企业组合拳

2022-05-16  浏览人数:

1.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要进一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稳就业。

稳岗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就是稳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但同时也是痛点,尤其是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一些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更是困难重重。

近日,为了畅通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国务院积极研究部署、密集出台政策,实施的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降融资成本等,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稳就业。最近,我国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和更多举措稳定中小微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其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言自明。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稳定了中小微企业发展,稳岗稳就业便会迎刃而解,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才有强力支撑。  

企业经营陷入暂时困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马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内外部因素交织影响,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增加。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正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困难,与此同时,还需要如期支付诸如房租、员工薪酬(及社保)、贷款利息等刚性支出,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出现短期经营困难。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4月份对3000家中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排名前三位的是:反映用工成本高的企业占比36%,比上月下降5.5个百分点;原材料成本高,占比35.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销售渠道不畅取代融资难,占比17.5%,比上月提升1.9个百分点。

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长王进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经营陷入暂时困境,停工停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萎缩;中小微企业资金链跟不上融资难,这是需要受到高度关注的问题。

来自市场层面的微观经济现象可能更有直观感受。上海国沃电力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学军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疫情防控导致人员流动艰难,企业无法按照规划正常运转。尤其是各地管控方式不同,层层加码措施屡见不鲜,长时间的隔离机制劝退了无数项目的尝试想法。如果想拜访政府部门或者与企业对接业务,更是难上加难。

多重因素让中小微企业举步维艰

  为什么当下中小微企业生存这么难?马源分析认为,一是总需求转弱,中小微企业受到波及,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新订单指数都显著低于临界点;二是有的地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到位,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简单实行“一刀切”、擅自阻断运输通道等,导致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三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汇率等波动较大,一些企业难以消化成本上涨,获利空间收窄,扩产意愿不强;四是数字化转型缺乏人才,线上营销成本较高,拓展市场空间难;五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地位不高、账款周期长等难题仍须持续破解。

“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议价能力弱、成本传导能力差,面临生存空间、利润空间和成本空间多重挤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进才指出,企业降本增效首当其冲是要将现行的原材料成本降下来,这方面政策调控措施必须加大力度。要通过政策合理调整增加上游原材料产品的有效供给。此外,要从市场化发展角度出台针对性政策与措施,帮助企业从困境中走出来。 

帮扶政策要做到精准给力

马源表示,从新一轮帮扶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来看,有四个重点方向值得关注:一是降低投入侧成本,包括稳定主要生产要素供应和价格,例如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水电气优惠和“欠费不停供”,降低港口、宽带和专线费用等。二是扩大现金流,包括加大纾困专项资金支持、新增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担保支持、汇率避险、化解拖欠账款等,多方面增加企业现金流,防止资金链中断。三是扩大市场需求和加强政策服务,包括鼓励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试点示范,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摸排企业诉求、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强复工复产协调,实施大中小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建立人员、物流保障协调机制等。

“上述措施显然抓住了当前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痛点,有助于帮助企业了解国家政策举措,多渠道降低经营成本,及时补充现金流,缓解资金压力大,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度过当前困难时期。”马源说。

“随着金融纾困政策的落地,稳岗扩就业政策持续发力,4月份劳动力指数为105.3,劳动力供应状况有所改善。”马彬表示,虽然企业享受到了税收政策、融资促进和稳岗就业政策,但是享受到政策的企业占比有待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有待加强。希望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减租、贴息、补助的政策尽快落地落细。

“帮扶政策要做到精准给力,除了要分门别类、深入走访摸排企业诉求、推出解决痛点堵点的政策,还要考虑到中小微企业人手少、对政策了解不多的现实,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马源指出,应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和主动推送力度,特别是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利用数字化手段,直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让政策范围内的企业“应享尽享、不来即享、快速直达、精准滴灌”,尽量减少企业申请和来回奔波次数,让政策第一时间生效。

王进才认为,要带动更多就业平台企业、链主企业降低数字门槛,带动中小微企业上“云”,在“云”上开展业务。越是面临压力,越要依靠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效能、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