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首页  /  党建引领  /  学习园地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2024-11-08  浏览人数:1471次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学思践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是在新质生产力牵引下创新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需要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关系,推动形成政府引导支持、市场有效驱动、社会高效协同的发展格局。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创新形式,强调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彰显了我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有为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一是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要通过政策协同、制度供给,进行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公共服务与金融产品创新,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提供坚实基础。二是有效的风险管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政府应统筹加强市场监管、金融监管、数据监管等各类风险管理,应对可能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生态。三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合作既是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的要求,又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应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有效利用全球经济发展要素和市场资源,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是最富活力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市场的“有效”主要体现在有效的资源配置、强力的创新驱动和及时的信号反馈上。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潜能,结合地方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科学发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有序衔接,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合力研发和转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集成发力的创新链和产业链。科学应对市场反馈,一方面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三要素互动优化供需对接,保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促进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体制,充分发挥“社会有机体”的高效协同作用。社会有机体强调社会的有机性、系统性、动态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有机体对社会矛盾的调节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效应更加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的“有机”主要体现在通过社会组织协同、社会公众参与、文化价值引领等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格局。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深度参与政策和行业标准制定,有效搭建创新和服务平台,精准反映行业需求和公众的意愿,成为连接政府与市场、行业内外乃至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社会公众通过消费选择、环保行动、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等方式,深度参与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以实现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结构和谐与功能和谐。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议题,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协同共进。唯有形成政府引导支持、市场有效驱动、社会高效协同的发展格局,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协同发力,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持续涌现以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进而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坚实保障。
 
(作者:张福成,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理工大学校长)


返回列表